手指關節
每根手指有三節(手指公有兩節)。所以每隻手指有三個關節 (finger knuckles) , 而手指公有兩個關節。
關節的重要性
手指是我們直接接觸琴鍵的部份。但是只是想着把手指企好、提起然後按下琴鍵是不足夠的。
為什麼我們要留意手指關節呢?因為如果我們沒有控制好關節,力量就不能由身體傳送到手指頭下面。其實控制手指是應該由手掌方面出發、留意、感覺。所以除了第一節關節外,更重要的是第三個關節。第三個關節就是手指和手掌連繫的重點。所以所謂手指企好企直就是將所有的關節突出來,想像手指關節就像膝頭一樣,如果膝頭過分崩緊,整條大腿也感覺非常的崩緊,很有困難發力、活動或向前行,非常不舒服。所以如果手指關節崩緊的話,手指也不能發力了。
另外我們要了解鋼琴的結構。當手指按下琴鍵時,此動作觸動槌子向上打上絃線而發出聲音。因此,我們可以說鋼琴是一個敲擊樂器,而我們的手指是槌子的伸延。所以,其實我們是不用提起手指高高的在空中然後再敲撃琴鍵的 (當然永遠也有極少的例外)。這樣做的話,我們不但不肯定用多少力(可能太多或太少)而做成太硬/太大聲/太弱/太細聲的音質,而且還會大大增加彈錯音的機會。再者,我們亦會因為怕彈錯而變得緊張,身體變得繃緊,影響了彈奏的表演。所以,我常提醒學生說,手指要貼鍵,手指頭在鍵上按下去,然後放鬆、放了大部分的力和繃緊感覺。
當然,我們有時候也會把手指稍為提高,以作比較清翠清晰的音質,和較為乾淨快捷的觸鍵。但是大前提也是先把手指頭放在琴鍵上面,然後稍為提高手指再按下琴鍵。
所以我一開始就跟本校的老師和學生強調,要由初學鋼琴課起就養成一個用力正確、輕鬆容易的習慣,對長遠彈奏學習有莫大的好處。
黃穎妍